报恩及找儿子来日方长。人往高处走,翠爸翠妈领了情,于是也就留了下来。许兰娟带着他们三人去高田村,三人一看房子配套齐全,比自己的老家强,真是一跤跌入青云里,三人激动不已,反手足无措,无地自容说:这恩情比山高,比天大,比海洋深,大恩不言谢!
许兰娟意味深长说:好好地生活,混出个人样摘掉贫困帽子就是最大最重的谢。接着四人一起整理房屋,还给翠萍腾出了一间小房间。翠萍欢呼雀跃,大呼:我也有房间啦,今后不再要闻爸妈的臭脚啦!
四人还一起进行全面大扫除,正在忙碌时,只听得外面起风了,许兰娟走到门外一看,只见天黑沉沉的,接着几声闷雷响过,要下雷雨了!许兰娟大声喊,翠父翠爸急忙冲了出来,只见隔壁场上晒满了谷子,看场及赶鸡的小女孩小莉看到一场的谷子就要遭雨淋,站在门口直哭。见此情景三人毫不犹豫地帮助隔壁收谷子!抢收如救火,他们收的收,运的巨,扫的扫。翠萍及看场的小莉帮着扫,很快就把谷子收进了主人家。他们一看还有几家晒有衣服及其他物品,三人也不约而同帮助收回家。下雨了,在外劳动的人急急忙忙地从地里赶了回来,见此情景,小莉的爸妈一下子呆住了,许兰娟急忙介绍:这三位是我的老乡,反正我家的屋空着,今后他们就常住在这里了,你们就是乡邻了,今后互相照顾吧!
那些乡邻被眼前的真情感动得说不出话,他们快步走向前来,激动地拉住翠爸翠妈的手。翠爸翠妈怯生生地说:我们人生地不熟今后还望大家照顾呢。
小莉的爸爸默默地点点头,两双有力的大手握得更紧了。其他得益的人也上
前来握手。
一定!一定!欢声笑语,其乐融融!
许兰娟趁机引导:我们外地来的人一定要为乡亲们多做好事,邻里之间应该相处得有点人情味。行得春风有夏雨,才会赢得本地人的欢迎,体谅,才能深深扎下根。
接着许兰娟指着各家各户的门说:这里民风淳朴,白天每家每户的前门到后门都是敞开,说明没有三只手,今后你们住在这里后要洁身自好,才能融入这大家庭中,否则将会无地自容。
翠家三人都频频点头应诺:一定不忘前师教诲!
许兰娟还带着他们去看了菜院子及一亩多田,令他们很满意,翠父翠母走路也在笑。可走了一段路后却哭了,翠萍忙问:爸妈,怎么你们一忽儿笑一忽儿哭啊?
翠爸忙悦:从一个逃荒人摇身一变成了有家有田,我们激动我们兴奋!这是喜极而泣!这是感激涕零!感慨万千!
翠萍很懂事说:许奶奶、爸、妈,我还要去照顾胡祥伟哥哥,等他伤好后我再回来住。
许兰娟心想,孩子照顾孩子,也许比大人更胜一筹,于是爽快说:求之不得。
翠父翠母也满口答应。接着许兰娟带着三人去拜访老当家,也就是潘伟珍的娘家。潘佳良也是一个开明之士,他见到女婿及亲家公被鬼子杀害,也颇有同情心及增强了对日本鬼子的满腔仇恨,他虽不能上战场去抗日,他就间接抗日,到处宣传日本鬼子的罪恶,鼓励人民抗日,他还把自己的积蓄募捐给抗日团体。同时他也学习女儿削减家产,把土地半送半卖给短工们,自己只留三亩地,种点粮食,夫妻俩经营着镇上的店铺,也不再雇佣人,因而土改时也只是评上了个小商。保留了住房。许兰娟带着三人去时,夫妻俩已从镇上回到了家自己做晚饭。许兰娟说:当家,我已给你们找来了一家乡邻。
潘佳良夫妇看了看三人不禁问:素不相识的怎么会是乡邻呢?
许兰娟把三人介绍后说:我把迪明买的房屋暂时给他们一家住了,田给他们种了,在一条村上,他们就是你们的乡邻,你俩年岁已大,伟珍有了家有了二个孩子也没空回来照顾你们,可他们还年轻,今后有重活累活肮脏活你们可以喊他们一声。远亲不如近邻;金乡邻,银亲眷;也可以有个照应。
翠爸翠妈忙应:既然能成乡邻也是一种缘分,保证随叫随到。
李秀琴也是好客之人,见翠父翠妈也是善良之辈况且干净利落,吃苦耐劳,孩子也非常俊秀活泼,是能打交道的一家,有心巴结,顺便考验他们,于是说:你们新来乍到,冷灶冷锅家中还要打扫,晚饭就在这里吃吧。
这不太好吧。翠妈打了个龃龉。
许兰娟心想,今天吃过早饭后出来,忙忙碌碌到如今八个小时了,还未进过食,逃荒人已经习以为常可自己确实已经饿了,急忙附和:一朝生二朝熟,今后就是金乡邻,有什么不好?
翠妈急忙说:那恭敬不如从命,今天就由我来烧晚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