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公主仍旧护着袁豫安、护着袁家,但留袁豫安在京、不肯放他去外边任实职掌实权,却意味着防备——公主看似爱护袁家,实则却是恩情减消。”

    刘奉谨心头狂跳,半晌才问道:“可这恩情减消却是为什么呢?”

    皇贵太妃见他终于说到点子上,这才稍觉宽慰,“因为太后。”

    刘奉谨一愣,但随即明白了。

    ——当年恭皇贵妃能接受谨贵妃掌权,是因为袁家劝说、是因为先帝尚在,不得不忍耐。但这也是她的极限了。如今好不容易拨云见日、好不容易多年的媳妇熬成婆,宫中大权却还在皇贵太妃手上,她自然是不甘心、自然是想夺走的。

    袁牧不是不知道自己妹子脑筋不灵光,但比起让和他无亲无故的皇贵太妃掌权,他自然更希望自家妹子得势——眼下或许还显不出,但等陛下长大,选后选妃的时候,太后和皇贵太妃谁掌权就很要紧了。

    袁牧怕是盼着袁家再出一位皇后呢。

    不过谁掌权这样的话,倘若由袁牧口中说出来,则所有人都会知道袁牧这一番私心——欲|望太露,实在是大忌。

    所以袁牧略委婉些,让这话由自己儿子口中说出来——袁豫安是书斋里养大的孩子,向来是有几分书呆气的,所以‘请皇太后掌宫中事’这样的话从他嘴里说出来,旁人还会想大约是书呆子追求礼法严谨的病犯了。

    袁牧把所有事都想得很清楚,但是他唯独忘了一件事——他似乎忘了,隆升是袁家的外甥女,但是隆升不姓袁。

    袁家若是太强,其实于隆升分毫无益。

    果然,隆升对袁豫安所议不置可否,但可以想象,隆升对此绝对算不上喜闻乐见——只是皇太后在礼法名份上的确占优,袁豫安这话单从字面上看的的确确半点错处都没有,隆升也发作不得。

    可也就是这个时候,顾清穆突然抓住袁豫安一点错处发雷霆之怒——隆升顺水推舟,借顾清穆的怒火将许泠的升迁变得不那么引人注目,同时敲打了袁家,又借为袁家在顾清穆面前斡旋而再次市恩于袁牧和袁家。

    她就是要让袁家深刻的记住:她可以给袁家好处,但袁家不能向她要。

    ——刘奉谨恍然大悟。

    “那么如此一来,咱们可以借此……”刘奉谨一时竟因为兴奋不觉嗓音都微微发抖了。

    皇贵太妃警告地看了刘奉谨一眼,“慎言。”

    刘奉谨这才醒悟,连忙压低了声音,“是,是我轻狂了。”

    皇贵太妃倒是也没责怪刘奉谨太多,毕竟,她初知道这些时,何尝不是心中惊喜万分呢?

    ——许泠离京,隆升身边本就出缺儿了,此时隆升又表现出对袁家的不满,于刘家这种在隆升身边始终不得势的人家而言,实在是大大的喜讯。

    “你跟刘律声要好好筹谋,不要错失。”皇贵太妃轻声说道,“公主原先不用咱们家,一则是觉得有齐家的前车之鉴,二则也是因为她身边左右不缺人、她犯不着为咱们家的事儿费神。但现在不一样了。”

    现在隆升身边人手突然紧张起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