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好小说圈>奇幻玄幻>完全控制 > 第三十六章-模块化建造
    而且用绳索固定通心柱,还有一个好处,那就是不需要建造专门的脚手架来固定通心柱了,这样不🔋⚪🔌但能节省时间,更能节省空间,搭建脚手架😈⛅😀的时候只考虑塔身部分就可以。

    只要思想不滑坡,办法总比困难多。

    古人的智慧确实不容小觑,而且这也算不得什么智慧,只能算是🆓🏈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生活经验,农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这样立电线杆子,徐景行是农村人,自然不会不知道。

    只是把电线杆子换成了看起来更加高级🇥的通心⚠柱时,他有点手🜃⛂🗢忙脚乱了,以至于忘记了再常见不过的生活小智慧。

    果然,把这通心柱🂔当成电线杆子来对待🇥后,只用了半个小时就立了起来,四根绳子一固定,立的稳稳当当的。

    立起来后,一众工人☐⚎🐐齐声欢呼,丁⛥🜝树怀也长出一口气。🃶

    徐景行🏠那急躁🂍🍡的心情也缓和了许多,说实🛡🝿话,工期这么紧张,他和丁树怀这两个负责人身上的压力是最大的,尤其是他,要负责具体的工作,容不得半点差错,所以这脾气就没有平日那么温和了,这也是之前会跟丁树怀吵起来的主要原因。

    好在目前看起来一切顺利。

    塔基建造好了,通心柱也立起来了,剩下的🁈工作就要简单一些,虽然繁琐,但按照图纸把用到的构件组装在塔身上就行,细心一点,一般就不会出什么大错。

    说起来,这古人的智慧真的不容小觑,就从建塔这么一件小事儿上就能看得出来,小小的建筑中竟然融合了无数的现代化建筑理念,实用且先进,别的不说,光是建造塔🎈身🜺🇏时的模块化建筑方式就让那些参与搭建的工人看的目瞪口呆。

    模块化建筑方式,听起来很现代化吧🔻,然而在隋唐之前甚至南北朝时期,种花家的木匠们就将这种建筑理念应用在了传统建筑中,各种小型构件的小模块就不说了,就说大型模块。

    这传统木塔,其实就是大型模块组装成的,比如说他现在建造的这座五层木塔,其实说是🛢五重木塔更🔲🄤准确,因为这塔是由五个大的模块组装起来的,一重一层,层层叠加,用榫卯结构链接,一座塔就算建造🋜🚍成功了。

    一般人可能听不明白这个原理,但可以说的更直🄋🟏白一点,想必大家都用过快餐盒,圆形的也好,方形的也好,都是一个套一个的套在🄈🞰一起的,这种木结构塔也一样,一重跟一重套在一🃐起,最底重的占地面积最大,第二重的稍小,第三重次之。

    这木塔那就是这样叠加的,跟一摞套在一起的快餐盒一样,🋳🝝🌄衔接处用榫卯结构链接,可以🛢保证衔接处受力均匀,结构稳定。

    当然,这种结构并不完美,在受到强震🇥或者强风的作用时,很容易倾倒。但这个时候,之前树立的通心柱就能派上用场。

    通心柱可不是为🛊了看好,而是这种⛥🜝结构的核心点,有通心柱在中间撑着,当强风或者强震来临的时候🔲🄤,叠加在一起的塔身就会来回晃动,但一晃动,塔身中心的通心柱便会受力,像一根牵引绳一样束缚住塔身的每一部分。

    如果单纯的说原理还不是很清楚,那做个实验就能明白,把五个快餐盒叠加在一起,用电风扇吹,一🔲🄤定是最顶端的一两个快餐盒先被吹歪,风力再打一点,就会被吹的散落一地,但如果在快餐盒中心挖个洞,穿一根筷子进去,这样一来,风力再大,这套在一起的快餐盒也不会有什么变化,除非风力大到能将五个快餐盒一起吹飞。

    吹飞五个快餐盒很简单,但想要吹飞一座二十米的木塔,那可就没那么容易了。何况快餐盒本身没有根基,吹🌛⛙🚰飞并不难,但木塔有塔基,而且是结构非🐋♹🍕常稳定的须弥座式塔基,这种塔基能很好的化解塔身摆动时造成的压力,从而确保塔身的稳定性。

    绳金🐬塔为什么能屹立三百余年而不倾塌,是没有遭遇过强🙿风?还是没有遭遇过🈙⚕强震?

    很明显,是🜰🅰🊉这种结构确保🛐🛤了绳金塔数百年的寿⚠命。

    这种结构,在现代建筑学中叫做柔性结构,从最简单的榫卯结构,到须弥🔅♶🌻座式塔基,再到重重叠加镶嵌的模块式塔身,以及屹立在塔身🗧中心的通心柱,都贯彻着这样一个原理。

    这种原理在现代化的建筑中使用非常广泛,那些高楼大厦看上去是钢筋水泥,但实际🇟🙶🎸上很多🜔关键部位的构造跟这五重木塔类似,在建造的时候就预留了建筑🙭🍤🊆在受力时生的形变空间。